电影市场正上演着一场残酷的生存游戏。最新数据显示低息配资股票,单日票房突破5271万元的大盘背后,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戏剧性场面。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正在用最直观的数字告诉我们:好内容才能活下来。
先看看那些风光无限的赢家。浪浪山小妖怪这个上映一个多月的"老将",居然还能日进1349万元,总票房直奔15亿大关。这部国风动画凭什么这么能打?说到底就是戳中了观众的软肋。精致的画面里藏着温暖人心的故事,大人小孩都能找到共鸣。这种能令人笑着流泪的片子,活该它赚钱。
悬疑片捕风追影也不甘示弱,靠着烧脑的剧情和意想不到的反转,硬是在竞争激烈的档期杀出一条血路。院线经理们用23.3%的最高排片率投下信任票,观众们用真金白银给出回应。这两部片子联手就拿走了当天一半以上的票房,实力诠释什么叫"赢家通吃"。
展开剩余69%更令人佩服的是那些"常青树"。南京照相馆上映44天了,还能稳稳拿下627万票房,总票房直奔30亿。这部讲述老照片背后故事的文艺片,用细腻的镜头语言证明:好故事永远不会过时。还有罗小黑战记2,这只二维动画小黑猫上映51天依然活力十足,再次印证了用心做内容才是王道。
但市场的另一面就残酷得多。新片窗外是蓝星两天才卖588万,营救飞虎四天不到千万,最惨的红丝绸首日票房连百万都没破。这些片子就像误入狼群的小羊羔,在头部大片的挤压下连口汤都喝不上。特别是营救飞龙,明明有动作历史片的底子,却因为既没大牌又没特色,生生把自己玩成了炮灰。
说到惨,不得不提那部创下年度记录的"神片"——生死狙杀。投资不小,噱头挺大,结果上映五天总票房858元,连剧组盒饭钱都不够。这片子简直集所有失败要素于一身:故事讲得稀碎,拍得粗糙,宣传基本没有,还非要挤在强片如云的档期上映。这种既没特色又没质量的片子,不被市场淘汰才怪。
现在的电影市场就像个精明的考官,作品好不好,观众用脚投票说得明明白白。大制作靠质量说话,小成本凭特色突围,最怕的就是那些不上不下的平庸之作。对电影人来说,要么把内容做到极致,要么找到独特的表达方式,中间路线注定死路一条。
这样的市场对观众反倒是好事。烂片会被自然淘汰,好作品能获得更多资源。就像大浪淘沙,最后留在沙滩上的都是闪闪发光的金子。中国电影市场正在经历成长的阵痛,但这场蜕变过后,受益的终将是我们每一个爱看电影的人。毕竟,谁不想在影院里看到更多打动人心的好故事呢?
发布于:江西省恒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